第51章 有时候,事情不重要,要看经手的人才能猜透上位者的意图。-《卫长公主》


    第(3/3)页

    年少时,他们是奴仆出身,出身平阳公主府,虽不至于蓬头垢面,也没有绫罗朱钗点缀,哪有现在养尊处优的生活。

    两人含笑对视,最终卫少儿先开了口,“子夫,具体事情长姐已经告诉我,关于陈阿娇的事情,你不应该掺和。”g

    卫子夫见她直接提起这个,知道她内心担忧这事,素手拉过卫少儿的手,轻声道:“少儿,我知晓你们担心我,只是此事牵扯到太皇太后,你知道,阿瑶得了太皇太后两成的财产,这些钱财并不是白拿的。”

    卫少儿:……

    她现在终于明白,为何太皇太后会给刘瑶两成遗产,要知道太皇太后的遗产就分了馆陶大长公主和阿瑶,就连陛下和陈阿娇都没有,尤其太皇太后就算宠爱刘瑶,她也看得出来,阿瑶在太皇太后心里的地位绝对超不过陈阿娇。

    卫少儿:“我要提醒你,就算你想要守信,但是也要提防馆陶大长公主和陈阿娇,他们那样出身富贵的人,自以为是,不一定会记你的好。”

    卫子夫将头靠在她的肩头,轻轻应了一声,“我知晓。此时我为皇后说话,对我也不是坏事。”

    卫少儿转眸想了想,点了点头,“若是有什么难事,你要告诉我。”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与此同时,刘彻命宗正收缴了陈阿娇的皇后玺绶,但是暂时并没有颁布废后诏书,此举就让堂邑侯等人有了一丝希望,也让皇太后震怒,命令王家人加大对陈阿娇的弹劾。

    此次卫少儿进宫,不止给刘彻送了当初分给他的三成收益,而且还给他送了许多丹阳周边大儒书写的典籍、策问、骈赋,都是书写在上好的丹阳纸,这些东西给刘彻的惊喜比钱财要大。

    刘彻让人将这些东西堆放在书架上,有时间就看一下,时不时还会再旁边写下注解和信德。

    刘瑶看着书卷上面一块一块的注解、批文,皱起了眉,想起上辈子的朱砂墨,给莫雨提了一嘴。

    用朱砂做颜料早有技艺,所以刘瑶所说的朱砂墨也不难,仅仅三天,工宫的匠人就将朱砂墨呈上了。

    刘彻试用了一番,不得不说,这个点子确实妙,当即就赏了刘瑶一堆东西。

    刘瑶又让工宫的匠人给她弄了其他颜色的颜料。

    既然有了纸,书写作画自然要多姿多彩,当天就带着刘珏,一起给刘彻画了一幅“不人不鬼”的“家父像”送到未央宫。

    刘彻看着纸上红脸蛋、黑眼睛、塌鼻子,体型如同葫芦的人物画像,又看了看自己,除了一个鼻子、两个眼睛,他看不出来和他有多少相似。

    他看向偷笑的莫雨,“像吗?”

    莫雨摇头,“不像。不过这也是两位公主对陛下的心意。公主第一次画,能看出人样,奴婢觉得已经不错了。”

    刘彻收起画纸,命莫雨收起来,感慨道:“朕以为阿瑶聪慧,书画技艺应该不错,没想到也是这幅鬼样子。”

    莫雨:……

    陛下这话让他怎么答。

    三月中旬,刘彻将卫子夫第三女的名字定下——刘琼,封地石邑,旁人称呼石邑公主。

    整个三月,朝野众人的目光除了集中在刘彻身上,还有一人就是负责审理陈阿娇巫蛊一案的廷尉正张汤身上。

    说到张汤,上一次受到大家的如此关注,还是因为他的女儿被选为刘瑶的侍读,自那以后,张汤可谓是仕途坦荡,这次又负责审理陈阿娇。

    有时候,事情不重要,要看经手的人才能猜透上位者的意图。

    而张汤此人的性格如何?

    冷酷奸诈,用法严厉,出身普通,唯一较为出名的就是幼年时的“劾鼠掠治”,听说张汤幼年时,张父外出办事,让张汤好好看家,谁知张汤看书入迷,家中老鼠将碗里的肉偷走了。张父发现后,以为是张汤偷吃的,一气之下将张汤收拾了一顿。


    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