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老爷子九十多岁高龄,这在古代,几乎就是免死金牌,朝野都倡导尊老爱幼,皇帝肯定要以身作则,而且辕老名声又大,为人正直,连太皇太后都敢怼,刘彻这个年轻的更不会客气。 等刘彻宣见辕固时,刘瑶热情地向他行礼,“辕老先生,我是阿瑶,俗话说,子不教,父之过,我若是有了错,你就随便骂阿父,不用客气!” 跟在她身后的刘珏一听,眼睛一亮,当即甜甜道:“老先生,打阿父,不用客气!” “阿瑶,阿珏!” 刘彻嘴角微抽,无奈地看着两个女儿。 若不是有外人在场,他一定要这两个调皮鬼好看。 辕固愣了一下,见刘彻似乎已经习以为常,并没有生气,当即笑道,“老臣可不敢,两位公主,为人子,孝子之至,莫大乎尊亲。你们虽小,也不能仗着陛下的怜子之心而胡闹。不过刚刚长公主那句‘子不教,父之过’甚妙,陛下可知从哪本书上得来的!” “……这,朕也不知,别看小家伙年纪虽小,宫中的藏书让她看了大半,谁知道她从哪里提炼出来的。”刘彻被难住了,毕竟他家女儿的“俗话说”可多了。 刘瑶:…… 她理直气壮地看向刘彻,满脸地写着“不知道”。 刘彻无奈,指了指她,“辕老,你看她这样子,就知道她压根不知道。” 刘瑶摇头晃脑道,“阿父,这不重要,俗话说,家有一老,如有一宝,辕老九十了,阿父一定要留下他,才能彰显阿父的贤能。” “不用你提,朕自然知晓这个。”刘彻指了指门口方向,示意刘瑶、刘珏别在他这里捣乱。 刘瑶假装没看到,继续苦口婆心道:“辕老,你不要嫌弃阿父,你在长安,以后需要的笔墨纸砚,我都包了,阿父,他需要你,大汉需要你。” “阿瑶!”刘彻听到这里,看似不轻不重喊了一声,可是声音里蕴含的威胁,只要不聋的人都能感受到。 “阿姐!”刘珏小手扯了扯她的袍子,表达自己的担忧。 刘瑶朝她淡定一笑,然后无辜地看着刘彻,“阿父,难道我说错了?” 辕固看着与刘彻斗嘴的刘瑶,大手捋着白须,唇角笑容不止,“陛下,自然长公主如此说了,老臣再推辞就不知好歹了。长公主年岁小,人又聪明,陛下对她要多些耐心。” 对于早慧的孩子,要更加爱惜,防止他们在幼年时受到伤害。 刘彻摇头叹息:“朕真是拿她没办法,小家伙说话一套一套的,别说朕,就连东方朔也吵不过她。” 辕固闻言,看向刘瑶。 刘瑶冲他乖巧一笑,“辕老先生,我乃乖孩子,你看那个……我对阿父可好了。” 她指了指仍然挂在墙上的“慈眉善目”锦旗,“辕老先生,以后我也给你做一个好不好?” 自诩见多识广的辕固再次瞥到锦旗,胡子直抽抽。 对于陛下正殿中的这面锦旗,在朝野可素有传说,真是百闻不如一见。 这东西无论从工艺、技法、文采……都一塌糊涂,偏偏吸引人眼球,也只有长公主这样的孩子才有胆子做这些。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