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9章 只要不会伤到你们几个孩子,我只求凡事问心无愧!-《卫长公主》


    第(1/3)页

    元朔二年,若说卫青在战场上风采和气势无人抵抗,那么在朝堂上,今年就是主父偃在朝堂上最高光的时刻。

    其一,千古阳谋推恩令。

    其二,为刘彻解决了地方豪强问题,提议颁布《迁茂陵令》。

    许多皇帝刚刚即位时,就开始为自己建造陵寝。

    刘彻从建元二年开始,到元朔二年,他的茂陵已经初具规模了,茂陵就距离长安不远。

    根据大汉的规矩,帝王陵墓建成后,要迁徙一批人到这个地方,将地方充实起来。

    当然这个人口也不是随便挑的,往往是那些在地方有一定势力和财富的人。

    将这些人迁走,也是朝廷控制地方社会的一种手段,防止一些民间势力扩大。

    借着茂陵迁徙的机会,主父偃就趁机向刘彻献策,将三类人迁徙到茂陵附近:

    第一种:天下豪杰。

    第二种:富有大家族,那些有能力吞并他人田地的人。

    第三种:蛊惑煽动百姓的乱众之人。

    刘彻根据主父偃的意见,定下了迁徙标准,颁布《迁茂陵令》

    地方豪强一迁,就得将手中的宅邸田地处理了,朝廷就能将这些资源进行再分配。

    地方豪强自然不想离开自己精耕细作的家乡,奈何这是朝廷的法令,若是不遵从,就不是迁徙这么简单的事情了,地方官吏巴不得你反对,到时候他们可以按着制定的朝廷律法,将你下狱,情况严重的,弄个倾家荡产也不为过。

    当然对于这种政策,肯定会有一些骚乱和冤假错案产生,尤其对这种明摆着朝廷要割地方羊毛的事情。

    有背景的地方豪强不想迁移,自然是寻求靠山。

    按照《迁茂陵令》,其中有一条,家产过三百万的才迁,不过有一人叫郭解的地方豪侠家产不足三百万,却在迁徙的名单上。

    地方官吏觉得郭解在地方的影响力超过不少三百万家产的人,所以就将他列入迁徙名单上了。

    然后这个郭解就求到了卫青那里。

    卫青听说这件事后,就亲自去刘彻那里说情,“陛下,郭解家里很穷,家财不足三百万,不在三百万这个标准,不应该在迁徙之列。”

    刘彻闻言挑了挑眉,看向坐在棋盘对面,抓耳挠腮想出路的刘瑶,“阿瑶,你觉得呢?”

    “啊?”刘瑶抬起头,有些懵然,“什么?”

    阿父刚刚与舅父说什么了,她一心想着怎么落子,压根没听清。

    卫青见状,解释道:“轵县有一平民叫郭解,家财不足三百万,不应在迁徙名单上,但是却出现在迁徙名单上,而且朝廷也应允了,所以我想请陛下撤销这个。”

    刘瑶点了点头,表示听明白了,好奇道:“他得罪当地官吏了吗?”

    卫青摇头,“不知道,但是郭解不想搬离故土。”

    刘瑶又问道:“舅父,那郭解救过你的命吗?”

    现在的卫青可是大汉军中第一人,而且又是国舅,以卫青的秉性,用钱可收买不了,能搭上他,对方肯定有手段或者有其他出众的地方,钱反而是最不值得看的。
    第(1/3)页